免疫兵團
抗病大作戰
Dying To Live
How our bodies fight disease
記得點我分享的圖片連結購買
才有行銷分紅分潤獎金可賺取
作者:肯德爾
原文作者:Marion D. Kendall
譯者:涂可欣
出版社:天下文化
出版日期:2010/07/28
語言:繁體中文
如果病毒、細菌是入侵人體的恐怖份子,那麼免疫系統就是對抗這群外敵的大軍。
免疫系統除了攸關我們的身體如何抵抗疾病,此外舉凡流感大流行、令人難受的過敏、愛滋病如何危害人體、
到底要不要注射疫苗、器官移植能不能成功、癌症如何治療,全都涉及免疫系統的運作。
從辨識敵我、排斥異族、發動攻勢,到劫後餘生,這一連串的過程中,我們見識到免疫兵團不僅武器精良,更是戰略高手;
來自胸腺及骨髓所製造的各式淋巴細胞,在全身各處布下天羅地網,隨時準備迎戰侵略者。
這支免疫兵團,包括了龐大免疫家族的各個支系:T細胞(狙擊手)、B細胞(機動兵工廠)、巨噬細胞及顆粒白血球(圍剿部隊)、抗原呈現細胞(斥候營)等。它們各司所長又彼此合作,藉由各種細胞介素(傳令兵)連絡訊息,靠著抗體與補體(武器)共同打擊外來者,竭心戮力的護衛我們的身體。
我們平日若能保持飲食好、睡眠佳、常運動、好心情,
珍惜、善待這群優異的精兵,才能擁有健全的免疫力,享受美好的生活!
置之死地而後生
細胞抵禦入侵者的方式有許多種,但最後都是導致入侵者或被侵入細胞的死亡。
這些細胞的犧牲,反而為個體帶來了生機,無法控制入侵者,就等於讓疾病失控擴散,最後造成個體的死亡。
死亡是如此的絕境,常帶給周遭的人無法抹滅的痛苦,因此整個社會視死亡為一件可怕的壞事。
但在人體內,細胞的死亡很少會對個體生命造成損害,
反而是救命的途徑,這也是為什麼英文書名為《Dying to Live》(置之死地而後生)的原因。
目錄
前言 置之死地而後生
後天免疫不全症候群
第1章 辨識敵我
器官移植的排斥現象
1-1 區分敵我是免疫系統的首要任務
1-2 各種細胞都很相似,但又不完全一樣
1-3 細胞外表的獨特標記:受體
1-4 個人細胞的身分證:組織相容性抗體
1-5 精良的認敵機制,避免誤擊自身細胞
第2章 免疫細胞家族點將錄
白血病
2-1 我們身體內的細胞都隸屬於不同家族
2-2 免疫細胞的大本營:淋巴器官
2-3 顯赫軍事世家:T細胞家族
2-4 打造抗體武器的世家:B細胞家族
2-5 戰場的清理者:巨噬細胞家族
2-6 其他家族支系:顆粒白血球及自然殺手細胞
2-7 最高指揮與傳令兵
2-8 細胞數量暴增,利弊參半
第3章 一生的免疫計畫
過敏
3-1 孕育新生命:安然待在媽媽的肚子裡
3-2 新生兒時期:母乳提供養分與免疫力
3-3 嬰幼兒時期:接受新食物及預防接種
3-4 兒童到青壯期:免疫系統隨之成長
3-5 晚年生活:免疫好,活得久
3-6 環遊世界:面臨新挑戰
第4章 斥逐入侵者
牛皮癬
4-1 人體的第一道屏障:皮膚
4-2 皮膚防線上的孔道:病原偷渡的門路
4-3 防線後方的軍事作戰部署
4-4 顛覆免疫系統的活動
第5章 戰鬥開始
腦膜炎
5-1 一般防禦策略,以及可能入侵的敵人
5-2 免疫哨兵細胞不斷在全身來回巡邏
5-3 受侵犯的細胞發出警報
5-4 戰鬥武器:抗體與補體
5-5 主要戰場:以淋巴結為例
第6章 主要戰役
瘧疾
6-1 傷口釋出誘引物質,促使免疫部隊移防
6-2 狡譎的傳染性蛋白顆粒與病毒
6-3 好勇鬥狠的細菌
6-4 棘手的寄生蟲
6-5 天然免疫與適應性免疫聯手出擊
第7章 劫後餘生
多發性硬化症
7-1 細胞死亡,成全大我
7-2 發燒是正面的免疫反應
7-3 為什麼生病會讓人昏昏欲睡?
7-4 清除戰場,療傷止痛
7-5 萬一感染後的影響長期不散
第8章 如何維持免疫力
圓形禿髮
8-1 攝取均衡的飲食
8-2 適度運動即可,不要過於激烈
8-3 調適心情,克服壓力
8-4 遺傳與自體免疫
第9章 癌症及自體免疫疾病
乳癌
9-1 異常細胞逃脫免疫監控,壯大成癌細胞
9-2 癌細胞為什麼會失控生長?
9-3 會改變DNA的致癌物及危險因子
9-4 免疫系統和癌症
9-5 自體免疫疾病:免疫系統攻擊自身的組織
第10章 疾病與人類的未來
未來的旅行
10-1 新疾病不斷出現
10-2 即將消失的舊疾病
10-3 棘手的陳年問題:瘧疾
10-4 未來的疫苗
10-5 操控免疫系統
10-6 愛滋協防戰
10-7 反制自體免疫
10-8 癌症的預防與治療
10-9 最後感言
#人體免疫
#免疫兵團
#抗病大作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