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預防醫學 (40)
- Jun 18 Fri 2021 13:49
《不生病的咪咪》2
- Jun 18 Fri 2021 09:51
《黑洞健保》台灣第一
- Jun 15 Tue 2021 22:51
《天地人》玄子神功
- Jun 11 Fri 2021 21:30
《按摩自己來》不求人
- Jun 09 Wed 2021 11:10
《人體免疫》行不行?
- Jun 04 Fri 2021 12:32
《深蹲》降血糖
7秒深蹲
降血糖
一次7秒!高齡與過重也能輕鬆做的改良式深蹲
血糖値がみるみる下がる!7秒スクワット~1回7秒!
薬に頼らずヘモグロビンA1cが下がる!
記得點我分享的圖片連結購買
才有行銷分紅分潤獎金可賺取
- May 25 Tue 2021 13:06
《要活就要動》dsn
運動改造大腦
【活化大腦4.0版】
活化憂鬱腦、預防失智腦,
IQ和EQ大進步的關鍵
(運動教學指定用書)
Spark
The Revolutionary New Science of Exercise and the Brain
- May 16 Sun 2021 10:21
《奇經八脈》天龍八部
- May 12 Wed 2021 10:33
《幸福感》血清素
血清素(血清張力素,又稱5-羥色胺和血清胺,簡稱為5-HT)為單胺型神經遞質,由色氨酸經色氨酸羥化酶轉化為5-羥色氨酸,再經5-羥色氨酸脫羧酶在中樞神經元及動物(包含人類)消化道之腸嗜鉻細胞中合成。
5-羥色胺主要由肝臟代謝為5-羥基吲哚乙酸(5-HIAA)。代謝包括首先通過單胺氧化酶氧化成相應的醛。然後通過醛脫氫酶氧化成5-羥基吲哚乙酸(5-HIAA),一種吲哚乙酸衍生物。然後後者由腎臟排出。
除了動物,在真菌和植物中也發現5-羥色胺。
5-羥色胺在昆蟲毒液和植物的刺中存在,會引起疼痛,這也是注射5-羥色胺時的副作用。
血清素由致病性變形蟲產生,其對腸道的影響是引起腹瀉。
其廣泛存在於許多種子和果實中可能有助於刺激消化道排出種子,幫助植物播種。
許多真菌與植物中皆含有血清素,而人類必須通過食物獲取色氨酸。
- May 12 Wed 2021 10:20
《筋膜結構》人體細胞
- May 11 Tue 2021 10:38
《病毒流感》帶來的恐懼
為了獲得更多的了解,查閱了義大利的流感統計數據。這是一個啟示。目前,有超過500,000人感染了流感(“正常”流感,而不是冠狀病毒)。在過去五年中,與流感相關的疾病造成的平均死亡率為每年8000人。這並非普通流感。在最壞的情況下,公共衛生系統將會不堪重大負荷。
義大利北部目前發生的噩夢,足以證明這一點。
處於禁閉狀態,遵守規則,僅只有出去買食物。
大家都知道,低估威脅是有危險的。
但是過高的估計也是危險中的危險。
- May 07 Fri 2021 00:02
《穴道按摩》醫學事典
穴道
按摩
醫學事典
效果顯著、一看就懂!準確按壓、改善症狀!
(超值組合:1書 + 1原木壓穴棒)
きちんと押せる、ホントに治せる ツボの医学事典
記得點我分享的圖片連結購買
才有行銷分紅分潤獎金可賺取
- May 03 Mon 2021 13:52
《肺之呼吸法》喵空斬
醫學級
肺部鍛鍊法
維持肺臟年輕化
避免流感、氣喘、肺炎、肺阻塞、久咳不癒的呼吸訓練
医者が教える 肺年齢が若返る呼吸術
慢性閉塞性肺疾患(COPD)、咳氣喘、肺気腫、誤嚥性肺炎に負けない!
記得點我分享的圖片連結購買
才有行銷分紅分潤獎金可賺取
- Apr 24 Sat 2021 12:12
《靈魂之窗》眼睛保健
- Mar 23 Tue 2021 09:17
《血小板》工作細胞
為什麼血小板如此細小呢?
原來這樣就可以令它們在血液流動時更容易貼近血管內壁,更容易執行止血功能。
血小板體積極小,平均直徑只有0.5-3μm。紅血球的平均直徑有6-8μm。
把血液放在一般光學顯微鏡下觀看,會發現相較起其他血細胞,血小板就像是一粒微塵。
另外,血小板沒有細胞核,因為如此細小的細胞根本上容不下細胞核。
血小板雖然很小,但它的前身──巨核細胞(megakaryocytes)卻非常巨大。
- Oct 06 Tue 2020 11:18
《三磷酸腺苷》ATP
三磷酸腺苷在生物化學中是一種核苷酸,作為細胞內能量傳遞的「分子通貨」,儲存和傳遞化學能。
ATP在核酸合成中也具有重要作用。
它也是RNA序列中的鳥嘌呤二核苷酸,在DNA進行轉錄時可做為替補。
ATP由腺苷和三個磷酸基所組成,化學式C10H16N5O13P3,
結構簡式C10H8N4O2NH2(OH)2(PO3H)3H,分子量507.184。
- Aug 15 Sat 2020 17:07
《巴戟天》風來也
(諾麗果) 檄樹六瓣白花與綠果
氣味甘、微溫,無毒。主大風邪氣,陰痿不起,強筋骨,安五臟,補中增志益氣。(酒焙。)
陳修園曰:巴戟天氣微溫,稟天春升之木氣而入足厥陰肝;味辛甘無毒,得地金土二味入足陽明燥金胃。
雖氣味有木土之分,而其用則統歸於溫肝之內。
《佛經》以風輪主持大地,即是此義。
《本經》以「主大風」三字提綱兩見:一見於巴戟天,一見於防風。陰陽造化之機,一言逗出。
《金匱》:「風能生萬物,亦能害萬物。」
- Aug 15 Sat 2020 16:51
《神農本草經》概略
在中國古代史料中曾有「伏羲嚐百藥」、「神農嚐百草,一日而遇七十毒」等記載。
神農氏的《神農本草經》大約在西元前2500年寫成,其使用365種藥物(植物為藥用植物的乾燥部分),其中有許多甚至是今日所使用的藥用植物,例如:大黃(Rhei rhisoma)、樟腦(camphor)、茶葉(Theae folium)、鬼臼(Podophyllum)、龍膽屬(the great yellow gentian)、人參(ginseng)、蔓陀蘿(jimson weed)、肉桂(cinnamon bark)、麻黃(ephedra)。
藥用植物的發現與利用,是古代人類經過長期的生活經驗和實際應用所逐漸積累的知識,
而中國在春秋戰國之時,已有關於藥用植物的文字記載。
《神農本草經》,簡稱《本經》,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中藥學專著,作者不詳,約成書於秦漢時期。
清代孫星衍認為這部書或有可能源自神農、黃帝之時,當時雖無文字,但藥石知識相傳不絕,後來再經由歷代的名家所修訂、增補。
本書將藥分為上品、中品、下品,記載藥物共365種。
- Apr 12 Sun 2020 13:38
《發燒》的定義
長期以來,體溫測量和發燒治療一直被認為是護理實踐的範圍。然而,從護理規程或文獻中常常不清楚什麼樣的體溫才算是“發燒”。
發燒通常被認為是生病前的主要徵兆,傳統上對患者的健康有負面影響。
- Mar 30 Mon 2020 15:18
《噬菌體》phages
病毒的一種,其特別之處是專以細菌為宿主,較為熟知的噬菌體是以大腸桿菌為寄主的T2噬菌體。
是由一團蛋白質外殼包裹的遺傳物質,大部分噬菌體還長有「尾巴」,用來將遺傳物質注入宿主體內。
超過95%已知的噬菌體以雙螺旋結構的DNA為遺傳物質,長度由5,000個鹼基對到5,000,000個鹼基對不等;餘下的5%以RNA為遺傳物質。
透過對噬菌體的研究,科學家證實基因以DNA為載體。(見赫希-蔡斯實驗)整個噬菌體的長度由20奈米到200奈米不等。
它們的基因組可含有少至四個、多至數百個基因。在注射其基因組進入細胞質後,噬菌體在細菌內複製。